查看原文
其他

85岁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人生真的是一场不需要计较得失的修行

2015-10-05 小佩 新欧洲



北京时间下午17:30,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奖项被分为两部分。


编辑:新欧洲 小佩


一半授予William C. Campbell和大村智为其在治疗蛔虫引起的感染方面作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


欧洲菌的朋友圈里也是比较沸腾了(话说欧洲菌身边朋友做科研的也是比较多的),话题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属于未来展望型的,“屠先生的诺奖是否可以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一种属于思考型的,特别富有诗意地评论了苏轼的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氮素,屠呦呦到底是谁?


2011年9月23日,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领奖。



获奖者屠呦呦已经是一个年届耄耋高龄的老人,此前在国内几乎寂寂无闻,她既无博士学位、也无海外留学背景、头顶上更无中国两院院士桂冠,但她默默无闻到现在,终于被国际同行认可。

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是这么赞扬屠呦呦教授领导的团队,


他们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拉斯克奖一直以来被称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目前有超过300人次获得了拉斯克奖,其中有80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从2011年的9月起,但凡关于屠呦呦的报道,都少不了的点评是,“离诺奖最近的中国女人”,“值得获诺贝尔奖的人”。


1930年底,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宁波。她是家里5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名字典出“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意为鹿鸣之声,这么一算,拿到诺奖获奖消息的这一年,屠呦呦已经85岁高龄了。

家乡人在一份报纸的头版是这样回忆她的,

读书时的屠呦呦“长得还蛮清秀,戴眼镜,梳麻花辫”;读中学时,她“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但有个特点,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1951年,屠呦呦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读书。在那个年代,身为女孩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她说“很幸运”。


于是,大学毕业,她被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之后55年里,除参加过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坐小楼。


她最优秀的研究工作完成于1969年至1972年之间,正值非常时期


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她翻阅了古代医学典籍,察访民间药方,拜访全国各地当时尚在世的许多老中医,选出了2,000个与抗疟有关的方子,经过筛选后集中针对200种中草药的380个可能的方子进行研究。其实,对这些380个可能的方子进行研究,更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只有足够耐得住冷板凳,才会有后来那么闪耀的成绩


后来又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得到灵感,找到了青蒿素。哦,晋代。


后来又历经无数次失败,成功发现了提取青蒿素的办法,从此开创了疟疾治疗的新方法,使世界数亿人受益。


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从屠呦呦教授开始发现青蒿素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她似乎一直没有得到应该有的荣誉,但是还是默默无闻地工作,仍在研究青蒿素。原本应该在60岁就到了退休年龄,但她在获得拉斯克奖那年,已经81岁的年龄还在工作。


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就替屠呦呦惋惜过,“一项成果,40年得不到公认,我想,对任何一个科学家来说,都会觉得不公平。”


还好,诺奖终于记住了这位中国的女科学家。。。



附录另外两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成果与资料:

坎贝尔 William C. Campbell


1930年生于爱尔兰Ramelton。1952年获得都柏林大学31学院的学士学位。1957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的博士学位。1957年-1990年,他在默克医疗研究所工作。坎贝尔目前是德鲁大学的荣誉研究员。

大村智 Satoshi ōmura


日本籍,1935年生于日本山梨县。1968年获得东京大学药物学博士。1970年获东京理科大学的化学博士。1965年到1971年间他曾是日本北里研究所的研究员。1975年到2007年,北里大学的教授。2007年起,为北里大学的荣誉教授。


新欧洲专稿,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